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规的配资平台
吃完荔枝、龙眼开车
会被误查为酒驾
于是个别驾驶人起了歪心思
在被交警查出酒驾之后
企图利用“荔枝、龙眼”等
作为掩饰其酒驾的借口
事实证明
吃了荔枝、龙眼的
都是借口
酒驾事实存在
交警绝不会冤枉
8月11日,平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辅警在城区铝城大道,对一辆白色小客车例行检查时,酒精快速筛查仪亮起,执勤民警询问驾驶人是否喝过酒,驾驶人黄某一口咬定:自己刚刚吃了龙眼,没有喝酒。
为确保检测准确,执勤民警让黄某稍作休息后,随后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,结果为77.6mg/100ml,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,所谓 “吃龙眼” 的说辞不攻自破。
面对铁证,黄某终于低头认错。她坦言,当晚在老家和朋友喝了酒,结束时觉得自己喝得不多,加上返程路程不到 10 公里,便抱着侥幸心理驾车回城,被查后因害怕处罚,才编造了吃龙眼的谎言想蒙混过关。
最终,交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对驾驶人黄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,处以罚款1300元、驾驶证记12分并暂扣6个月的处罚。
吃水果会“被酒驾”吗?来看相关科普
有些水果因含糖量高,在口腔发酵或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酒精,导致酒精检测仪暂时报警,比如荔枝、葡萄、榴莲、杨梅等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。若遇到这种情况,可按以下方式处理:
1、及时说明情况:主动告知交警自己刚食用过可能含酒精的水果,避免误会。
2、等待几分钟再检测:口腔内的酒精会随呼吸逐渐挥发,一般等待5-10分钟后再次检测,数值通常会恢复正常。
3、配合进一步检测:若对呼气检测结果有异议,可申请血液检测,血液检测结果更精准,能真实反映体内酒精含量。
交警提醒
酒驾与否
是依据体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定的
部分食品在食用后
导致的“假性酒驾”不久后能轻易解除
酒精成分并不会进入血液
同时,请大家引以为鉴
坚守“酒后不开车”的底线
安全文明出行正规的配资平台
鼎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